進入12月中下旬,我國大米市場銷售一直未見起色,預計元旦節前米價上漲整體仍顯乏力,畢竟近些年以來大米供應呈略顯寬松的格局。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尹秀穎認為,鑒于今年水稻托市啟動時間較晚,且大米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,建議農戶抓住賣糧時機,切莫扎堆賣糧,影響農戶及貿易商們的錢袋子。
節日效應逐漸淡化
按照以往,每當有重大節日來臨時前夕,大米銷售總有一波高峰期,經銷商方面備貨也相對積極。但今年以來大米銷售異常緩慢而眾人皆知,節日給予市場的帶動十分有限。特別是臨近年底,集中性消費已逐漸減少。一方面,普通居民消費已從大量囤積轉變成隨用隨買的習慣。另一方面,元旦、春節接踵而至,外鄉務工人員返鄉、大中專院校即將進入寒假,均使得米價出于難漲的境地。最近筆者在采訪中得知,對于春節市場米企并不抱有很高的期望,因此大米的銷售速度將限制米企采購原糧量。截止目前一般企業已有可維持至到年前生產的量,后期集中性、提價收購的現象難出現,特別是針對粳稻而言,今年黑龍江普通長粒、吉林超級稻剩余量較大。
托市收購時間縮短
晚粳稻方面,截止到目前吉林、江蘇、黑龍江三省正值政策執行期間,各地收儲進度不一,整體江蘇產區領漲稻價一路走高,部分安徽、浙江儲備庫前來采購,市場糧源非常短缺,部分貿易商反映當地糧庫國標二等晚粳稻,標準水15內,扣除雜質,實際入庫價1.51元/斤、一等糧1.525元/斤。黑龍江省各地區收儲情況不一,據統計截至12月21日,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啟動收購庫點370個,累計收購國家最低收購價稻谷1046萬噸。同時,收購中央儲備稻谷輪入糧源114萬噸,新糧稻谷收購總量達到1160萬噸,按照此收購速度下去,今年托市總量或超過去年同期。今年貿易商反映,入庫標準是十分嚴格,但近期部分農戶仍在等待稻價進一步上漲。筆者在此建議,對于水份大(超過17水以上)的、出米率(低于65%)普通水稻在此時可以出手了,留至到后期也難有很大的漲幅,存在手中也有一定的風險?!?/p>
綜上所述,小編認為農戶自身的水稻保管條件十分有限,提前變現是最理想的狀態,特別是東北的種糧大戶,水稻多為露天保存,普通圓粒水稻不宜留存至1月底,盡量在托市前出售。即使貿易商囤積,水稻入庫則是成本不斷的增加,整體來說后期優質秈稻比粳稻更有升值空間。